科技创新支撑平台国家攀西碲铋战略资源开发
通知公告
联系我们
四川攀西碲铋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联系电话:028-85455398
邮箱:scdb2016@163.com
地址 :四川省成都市四川大学(望江校区)科技创新大楼309号
您的位置: 首页 > 通知公告 > 重要转载
重要转载

雅安市科学技术局关于申报2022年度应用技术研究与开发项目和成果转化项目的通知

时间:2022-04-06 09:19 来源:雅安市科学技术局 点击:809次

各县(区)科技主管部门、各有关单位:

根据年度工作安排,现将2022年度应用技术研究项目和成果转化项目申报要求通知如下。

一、申报要求

申报项目需符合以下申报要求和相关指南要求,所有附件材料均需在雅安市科技项目管理系统上传。

(一)项目申报单位要求。

1.多家单位联合申报应明确各自工作责任,须附合作协议,加盖所有合作单位公章,并扫描在线上传。

2.企业牵头申报项目的,须在注册信息中如实填报上年度企业基本财务信息。优先支持自身有研发投入的企业牵头申报的项目。

3.企业牵头申报项目的,自筹资金与申请经费的比例不低于1:1(有指南明确规定的,依照指南具体要求),并需提供自筹能力相关支撑材料(包括:企业申报时上月末企业财务报表和上月末银行对账单)以及自筹资金承诺书。

4.有逾期未验收的科技计划项目的申报单位,牵头新申报的项目不予立项。

5.申报单位诚信状况良好,无在惩戒执行期内的科研失信行为记录和相关社会领域信用“黑名单”记录、无环保及安全生产事故发生。

6.承担有项目执行期在2020年12月31日前到期的雅安市科技计划项目,截止2021年12月31日未完成项目验收的企业,牵头新申报的项目不予立项。

(二)项目负责人要求。

1.项目负责人原则上应为1961年12月31日以后出生,申报指南中对项目负责人无明确要求的项目,项目负责人须有相关专业中级及以上职称或本科以上学历(本科毕业工作3年以上,硕士研究生毕业工作1年以上)。

2.项目负责人一般应为牵头单位人员。按照《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意见》(川府发〔2015〕27号)、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关于支持和鼓励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创新创业的指导意见》(人社部规〔2017〕4号)文件精神,允许高等学校、科研院所等事业单位的科技人员,经所在单位批准从事创业或到企业开展研发、成果转化等,属于此类情况的科技人员可作为离岗创新创业、兼职创新创业单位的项目负责人。

3.每个项目负责人限申报1项,目前承担有市级科技计划项目、有逾期未验收的项目或验收未通过还在限制申报期内的项目负责人不得申报。

(三)推荐单位要求。

1.各推荐单位和项目归口单位可在此通知基础上另行制定通知,明确当地项目申报截止时间和报送流程。

2.各推荐单位和项目归口单位应加强对所推荐的项目申报材料的合规性审核,按时将推荐项目通过雅安市科技管理系统统一推荐。

(四)其他要求。

1.同一项目不得以任何形式跨计划、跨专项重复申报。

2.项目执行期从2022年5月1日起,执行年限具体见指南要求。

3.申报项目应严格按申报通知要求,提供满足指南相关限制条件的附件材料和项目前期研究基础的附件材料,并在线上传。

4.因市校合作项目已有安排,由四川农业大学牵头申报的项目不在此次指南支持范围。

二、申报流程

2022年度雅安市科技计划项目实行网上申报。应用技术研究与开发和成果转化项目分别填报对应申报书,申报书封面均需标明所属领域(社发、农业、工业),社发类项目需在项目名称后备注(重点)或(面上)二字。

(一)申报身份获取。

项目负责人、申报单位登录“雅安市科技项目管理系统”(网址:http://yakjj.tccxfw.com/),进行身份注册,审批通过后方可进行项目申报。已注册过的单位和个人凭用户名和密码登录。

(二)项目负责人填报。

项目负责人登录“雅安市科技项目管理系统”凭用户名和密码进入申报系统,根据申报项目类别,按照提示,在线填写、提交并导出打印申报书。

(三)申报单位审核。

申报单位登录“雅安市科技项目管理系统”,凭用户名和密码登录,进行项目申报的电子审批。申报单位认真审核申报负责人提交的《项目申报书》纸质文本,确认与网上申报系统中的电子文档一致,签署意见并加盖申报单位公章(如联合申报需加盖合作单位公章),确认单位名称与公章一致,将纸质《项目申报书》(含相关附件)一式五份报送至项目归口部门。

(四)归口部门汇总、审核、报送。

归口部门进行申报项目的汇总、审核。在网上申报日期截止前完成网上电子审核,在申报日期截止后10个工作日内,向雅安市科技局资源配置科报送由单位主要负责人审签盖章的正式推荐函(一式一份)、项目汇总表(一式一份)、纸质项目申报书(一式五份、装订成册),逾期报送,不予受理,后果自负。请各归口管理部门切实履行推荐审核责任,报送的纸质申报书应符合通知要求,签字、盖章、附件资料等齐全,市局将以归口报送资料开展形式审查,不再通知补交资料。  

三、申报时限及联系方式

项目受理单位:市科技局(资源配置科)

项目受理时间:2022年4月7日起至2022年5月27 日18:00时止,逾期不予受理。

联系地址:雅安市行政中心(雅安市雨城区正和路1号5B711)

(一)申报指南咨询。

科技管理科 许卫东 龙翊  电话:0835—2361448

高新技术科 陈建华 肖继祥 电话:0835-2361500

农村科技科 杨波  电话:0835-2222295

(二)申报流程咨询。

         资源配置科 周敏、龚喜霞   电话:0835-2223138 

(三)纪检监督。

         局机关纪委  电话:0835—2222294

 

 

附件:1.2022年度应用技术研究与开发项目申报指南

         2.2022年度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项目申报指南

 

 

 

雅安市科学技术局

2022年4月2 日

 

 

 

 

附件1

2022年度雅安市应用技术研究与开发项目申报指南

一、支持经费

1.社发领域:重点项目拟支持项目不超过10个,单个项目支持经费10万元;面上项目拟支持项目不超过30个,单个项目支持经费1-5万元。

2.农村领域:拟支持项目不超过6个,单个项目支持经费不超过10万。

二、实施周期

项目实施周期一般为2-3年。

三、支持领域

(一)社发类应用技术研究与开发项目。

1.考核指标:

重点项目 突破关键技术1-2项;获得Ⅱ类及以上知识产权2项以上或者获得Ⅰ类知识产权1项以上,推广应用不少于1个且示范效果明显。

面上项目 获得关键技术成果1-2项;申报Ⅱ类以上知识产权1项以上或者推广应用不少于1个。

2.支持方向:支持有利于我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产业、行业领域重大技术、关键技术研发,对重点学科、重点专科和优势产业领域核心技术攻关进行重点支持,力争突破一批关键技术,申请一批发明专利、新产品等,形成一批重点成果,突出项目绩效。

(1)人口与健康。

精准医学、医学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疾病早期发现、新型诊断、生物治疗、微创治疗技术等一批急需突破的先进临床诊疗关键技术;食品污染物快速检测与筛查、餐厨废弃物无害化处理、食品防伪溯源体系等关键技术科技攻关。儿科重大疾病诊治及安全用药研究;重大疾病(传染性疾病)、常见病、多发病和地方病的早期预警、诊疗技术、诊疗规范(模式)与评价等研究;尘肺病、化学中毒等职业病防治研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技术研究;医养结合大健康领域新产品开发应用,养老照护、残疾人服务领域关键共性技术和产品开发应用;艾滋病安全有效防治研究;禁毒防毒等领域的科技创新与示范应用。

(2)现代中医药。

支持中药材规范化种植关键技术研究;支持开展道地药材质量提升研究,道地药材的优质种源保存、安全性及生物学机制研究;支持开展新型中药制剂、饮片、保健食品和药浴药膳产品研发和示范应用;支持开展中药大品种二次开发关键技术研究,开展中药临床前研究、中药临床研究。支持针灸新方法、新材料、新效应的应用基础研究;中医运动创伤防治;常见病中医药干预推广示范研究。支持重大疑难疾病、传染病、慢性病等中西医联合攻关,形成中西医结合诊疗方案,开展中西医结合临床疗效评价;开展中医药循证、中医优势病种、中医治未病等研究。

(3)生态保护与资源综合利用。

支持国土空间优化开发研究、废气、废水、废浆、固废、弃渣和尾矿资源化利用等关键技术攻关与示范应用。支持应对气候变化技术创新,生态修复材料与装备研制、绿色氢能、动力电池等绿色低碳技术开发应用,开展长江源区生态屏障建设相关的生物多样性与生态安全保护研究。支持开展农业面源污染物溯源,农村分散式污水处理厂(站)信息化管控,微塑料、大气、水、土壤等污染防治关键技术研究、装备研发与应用示范。

(4)食品与安全。

支持开展食品安全溯源、贮运、生产、检验检测技术研发与装备研制,食品安全预警与风险评估技术研究及应用和成果转化。加大科技对安全领域的支撑力度,支持开展各生产领域安全预防、风险评估、应急救援、应急管理等安全生产技术研究、装备开发及应用。支持开展社会安全治安防控、司法鉴定、毒品查缉及戒毒等领域公共安全技术研究、装备开发和应用。支持山区崩滑灾害动态监测、山地灾害监测预警、危险化学品、城市公共安全、矿山尾矿库、气象、地震、消防、地质、水利、交通行业、智慧警务等领域先进安全技术研究。支持开展水旱、气象、地质灾害、森林等领域防灾减灾技术研究。支持白酒生产机理、自动化、智能化酿酒装备研发应用、信息化应用、绿色生态制造等关键技术研究。

(5)智慧城市与智慧文旅。

支持依托5G技术、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开展智慧医养服务社区平台、智慧社区、城市智慧管理等技术集成应用与示范。推进文化旅游数字化、智能化融合研究,支持文化场馆、旅游景区等公共服务平台智能化示范建设,提升数字化水平。支持绿色技术应用、文化场馆智慧服务与创新等、文旅与科技融合发展研究与示范。支持传统工艺保护与研究发展,促进成果转化。

3.其他要求:申报单位应有年度研发投入计划并作为必要申报附件,其中申报主体为企业的自筹与申请经费比例不低于2:1。

(二)农业科技类应用技术研究与开发项目。

1.支持方向:支持茶树种质资源收集,新品种选育和示范推广,茶叶加工新技术研究应用和新产品开发;农产品加工及副产物综合利用研究与推广、面源污染治理研究和示范推广、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绿色有机生产技术研发推广;适度规模畜禽种养循环、农作物和蔬菜种植、中药材种植等技术集成及示范。

2.其他要求:限大专院校、科研机构(平台)、市级以上龙头企业申报。

 

 

 

 

 

附件2

2022年度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项目申报指南

一、支持经费

支持项目不超过10项,每项支持经费不超过30万元。

二、支持方向和重点

(一)大数据。重点支持数据的采集、存储、处理、分析、服务方面的成果转化及应用示范,云计算、海量数据处理软件等成果转化及应用。

(二)机械制造。重点支持汽车电机、电控、重卡新型卸荷阀、高功率密度后桥平台及整车设计等示范应用及产业化。

(三)先进材料。重点支持高性能高等级碳纤维与功能性特种纤维、石墨烯、稀土功能材料,新型电子专用材料、高活性钙基粉体等制备技术示范应用及产业化。

(四)绿色化工。重点支持黄磷、氢氧化锂等绿色化工新工艺,绿色分离提纯技术,先进智能化工控制技术示范应用。

(五)现代中医药。重点支持新型中药饮片、健康衍生产品、川产道地药材相关产品、中药新制剂等产业化。

(六)生态环保。重点支持碳减排、碳捕集、碳封存和碳利用技术及装备,森林草原防火技术及装备,资源综合利用技术及装备,废水超低排放与深度处理回收技术及装备,固废资源化利用技术及装备,生物环保治理技术及装备,环境修复技术及装备,低品位余热利用关键技术及装备等示范应用及产业化。

(七)清洁能源。重点支持高效光伏材料生产等关键核心技术,制氢与储氢技术与装备,高效动力电池材料与器件等示范应用及产业化。

三、实施周期

项目实施周期为2年。

四、有关要求

(一)申报单位应是在雅安市内注册的独立法人的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或优质民营企业。由企业牵头,产学研联合申报,高校、科研院所作为技术依托的合作单位参与项目实施,须签订相应的合同或协议,且知识产权归属清晰,权利义务明确。如成果所有人为多人的,须附成果转让协议。

(二)申报企业资产及经营状态良好,具有良好的资金筹措能力。申报企业自筹与申请经费比例不低于1:1。

(三)申报企业需具备良好的研究开发能力和产业化条件,有稳定的研发投入。

(四)转化成果原则上是2019年1月1日以后(生物医药成果可放宽至2015年1月1日以后),取得的发明专利、或实用新型专利、或取得的特殊行业准入证书或检测报告。

(五)转化成果技术水平达到国内先进或以上,具有良好的市场应用前景。